依西美坦(阿诺新®)退出医保,乳腺癌自费患者有哪些新选择?辉瑞原研药依西美坦
12/13/2024

依西美坦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药物。它的主要疗效包括在接受他莫昔芬治疗2至3年后,作为辅助治疗用于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尤其是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妇女。此外,对于那些在他莫昔芬治疗后病情仍然进展的自然或人工绝经后的女性,依西美坦也可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


640.webp

图1:中国上市的依西美坦(阿诺新®)外包装照片


2024年,依西美坦的原研版曾被纳入医保报销,且属于医保乙类药品。然而,现已出现其退出医保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是,部分地区似乎依然将依西美坦列为医保乙类药品,但其医保报销并非普遍适用,通常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具体的报销政策和情况可能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依西美坦(エキセメスタン錠25mg),日本版辉瑞(Aromasin Tablets)25mg,也是很多对生活有高品质要求的自费患者的新选择。

640.webp

图2:日本上市的依西美坦(エキセメスタン錠 25mg)外包装照片


依西美坦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失眠、皮疹、高血压、焦虑、呼吸困难、咳嗽、淋巴结细胞计数下降及肝功能指标异常等。此外,依西美坦还可能导致骨密度减少、关节痛、热潮红、疲劳、皮肤问题、头痛和心脏相关问题等。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该药时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


640.webp

图3:日本上市的依西美坦(エキセメスタン錠 25mg)片剂照片


依西美坦和来曲唑都属于芳香酶抑制剂,但它们的药理作用有所不同。依西美坦是一种不可逆的甾体芳香酶灭活剂,而来曲唑则是一种非甾体芳香酶抑制剂。在临床疗效方面,根据FATA-GIM3研究结果,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和来曲唑三种芳香酶抑制剂的疗效差异并不显著。


在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依西美坦组的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高于来曲唑组;而阿那曲唑组和来曲唑组则在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上高于依西美坦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关于依西美坦的服用时间以及是否可以停药等问题,应咨询医生,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建议。此外,关于依西美坦无法报销的说法并不准确。虽然依西美坦目前已经退出医保,但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享受医保报销,直到它重新纳入医保之前,患者需要自费购买该药物。


依西美坦片(エキセメスタン錠 25mg)

日本辉瑞版本说明书翻译稿


一、药品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依西美坦片(Aromasin Tablets)


规格:25mg


二、适应症


早期乳腺癌:适用于经他莫昔芬辅助治疗2-3年后,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妇女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晚期乳腺癌:适用于经他莫昔芬治疗后病情仍有进展的自然或人工绝经后妇女的晚期乳腺癌。


三、用法用量


常规剂量:通常为每日一次,每次25mg,口服,饭后服用。


特殊情况: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由医生进行剂量调整。


四、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失眠、皮疹、高血压、焦虑、呼吸困难、咳嗽、淋巴结细胞计数下降、肝功能指标异常等。

还可能出现骨密度减少、关节痛、热潮红、疲劳、皮肤问题、头痛、心脏问题等。


严重不良反应:

可能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心血管事件等,需密切关注。


五、注意事项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依西美坦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尤其与抗凝血药、抗高血压药等合用时,需注意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变化。


特殊人群: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六、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依西美坦是一种不可逆性甾体芳香酶灭活剂,通过抑制芳香酶来降低绝经后妇女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迅速吸收,广泛分布于体内,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经尿液和胆汁排泄。


七、临床研究


研究数据: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依西美坦在治疗绝经后妇女乳腺癌方面具有一定疗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对比研究:

与其他芳香酶抑制剂相比,依西美坦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有一定特点,具体情况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分析。




对比依西美坦的原研药与仿制药,原研药通常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优点:


药品质量和一致性:


原研药:作为首个获得批准的药物,原研药经过了长期严格的临床试验和质量控制,确保药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和疗效。生产过程中,原研药厂商对每一批次的药物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证药物的纯度、成分和效果的一致性。


仿制药:虽然仿制药也必须符合相同的药理要求,但由于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可能略有差异,可能会在成分的一致性、药物释放速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可能会影响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疗效。


临床数据和疗效验证:


原研药:原研药通常有广泛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证明其在治疗特定病症(如乳腺癌)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原研药通过了严格的临床验证,确保其在长期使用中的效果和耐受性。


仿制药:虽然仿制药也需要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证明其与原研药的疗效和药代动力学相似,但仿制药往往缺乏长期、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数据,无法提供与原研药相同的全面证据。


专利保护和创新:


原研药:原研药通常代表了最新的创新药物,带有其研发公司的专利保护。这意味着原研药通常在上市时享有独占市场的优势,这有助于其获得较高的利润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从而推动更多创新。


仿制药:仿制药没有创新性,通常是在原研药专利到期后才出现,因此它不具备原研药的创新优势。尽管仿制药的成本较低,但它通常依赖于原研药的创新技术。


药物安全性监控:


原研药:原研药上市后,制造商通常会持续进行药物的安全性监控,包括对潜在副作用的长期跟踪,保证药物在临床中的安全性。制造商会定期更新患者使用说明,并根据临床反馈对药物进行改进。


仿制药:仿制药在这方面的监控可能相对较少,因为它通常跟随原研药的监管要求。虽然仿制药也会进行副作用监测,但相较于原研药的长期跟踪和更新,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生产技术和辅料差异:


原研药:原研药在生产工艺、辅料选择和药物稳定性方面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这些因素有助于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的最小化。


仿制药:仿制药可能在辅料选择和生产工艺上存在差异,导致药物的释放速率、溶解性或稳定性不同,从而可能影响疗效或引发不同的副作用。


首页

分类一览

常见问题

登录